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所动态 > 正文
研究所动态

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团队积极参与积石山地震应急排查



                 
                      震中与兰州市相对位置关系                                                  震中校舍室内震损现象


 2023年12182359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中地理位置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是临夏州积石山县,距离兰州97公里,地震当晚兰州震感强烈。

地震发生以来,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所先后有12批次人员出征震区,分别配合教育、住建、地震、应急等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校舍和农房的应急排查、震损复核及烈度调查,履行社会责任调查过程中,团队多次出动无人机等视觉信息采集设备,用科技助力防震减灾。

1219日,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所的党星海教授、朱前坤教授、许继祥教授、石岩教授分别带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与甘肃省教育厅的应急评估队伍,跟随学校领导赶往灾区,开展200多幢校舍应急评估工作。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受损房屋在余震中倒塌或出现其它次生灾害,对学校公共建筑是否能继续投入使用进行了应急诊断和调研。震后5个小时,博士生池佩红跟随地震局专家团队,在七度和六度区开展评估,调研灾害损失。


 

               朱前坤教授在柳沟小学调研                  许继祥教授及其成员在石塬小学

 

 

                石岩教授及其小组成员在石塬中心小学            杜永峰教授参加论证会前补充调研校舍


12月23日,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所所长杜永峰教授带领6名研究人员对刘集乡的刘集中学、刘集小学和阳洼小学等校舍工程开展调研,并顺访了部分村镇建筑。杜永峰教授还调研了向阳寨的农房。


 

杜永峰教授及其小组成员在阳洼小学


2014年1月18日,杜永峰教授应邀专程去积石山参加了一次建筑物震后鉴定论证会,会前走访了两所学校,补充调研了校舍震损情况。


 

党星海教授及其小组成员跟随学校领导在现场

 

灾后重建阶段,我校防震减灾团队又承接了浙江杭加公司委托的横向项目,由我校防震减灾团队与浙江杭加泽通建筑节能新材料公司、甘肃省建设设计咨询集团公司开展校企联合攻关,对AAC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新型材料制作的农房抗震与节能复合结构体系的力学性能展开研究,计划通过对本次拟引进我省的这种新型材料的力学性能从材料、构件、结构体系和连接节点等四个层次开展力学和抗震性能研究,制定相应行业技术标准,与我省类似的地方材料、结构体系和施工工艺开展对比研究,为后续同类结构体系在我省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团队骨干成员、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李万润教授带领研究生承担了该项目的研究工作,先后多次与设计单位、供货企业就材料、结构体系的试验方案进行深度讨论,合作制定了过渡阶段的应急安置房方案,并多次赴灾后重建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团队成员与浙江杭加泽通建筑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安玉坤讨论试验方案


 

团队成员在灾后重建现场指导

 

2024年1月20日,杜永峰教授、李万润教授等团队成员还向前来工地视察的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汇报了新型样板房结构体系初步研发的进展情况。任省长工作作风朴实,既关注震区建筑的抗震安全,同时也关注农房的成本,给我省研究人员提出了希望,对我校防震减灾研究团队的工作也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任振鹤省长与我校防震减灾研究团队成员在大河家工地现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