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快速通道

研究所概况

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所是兰州理工大学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及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最为活跃的校属研究机构。现有教授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6名,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0名,讲师1名,博士生、硕士生120余名。本研究所主要致力于结构振动控制、健康监测、黄土围岩隧道、高层结构基础、GIS防灾及结构纠倾等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研究内容:


★被动隔震、智能隔震及耗能减震                        ★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舒适度

★隔震结构施工力学与抗倒塌理论                        GPSGIS应用于土木工程研究

★高层建筑基础非线性共同工作分析与损伤监测       ★房屋与结构纠编工程实践与研究

★钢结构断裂理论及抗断设计                              ★特种结构抗震及减震

★黄土围岩隧道结构的动力稳定性研究

 

正在进行的重点科研项目,团队共获得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隔震结构多灾种失效机理及环保型阻尼装置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隔震结构多向动力耦合激励作用下连续倒塌力学行为及支承位移场异变监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隔震结构中设备的振动特性及隔震结构-设备组合系统的抗震可靠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考虑地震动谱形影响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评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强震作用下考虑风致疲劳的风电塔架结构破坏模式及抗震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液--土耦合下黄土区大型储液罐群多维地震动响应及振动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高液位板-壳组合隔震混凝土贮液结构的液-固耦合动力响应和减震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动力荷载下非对称悬索桥隧道式锚碇的稳定性及减振控制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信息熵和模态特性的在役混凝土桥梁裂缝扩展机理与诊断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铅芯橡胶支座热量累积和性能退化效应及其对隔震桥梁地震反应性态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考虑人群-结构-环境耦合作用缆索式人行桥随机振动疲劳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西部山区桥梁双柱墩损伤控制与抗震设计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考虑震后残余位移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黄土围岩隧道结构的多场耦合地震响应及动力稳定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风沙侵蚀环境下风电塔筒结构疲劳寿命预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社会力模型人群-大跨度隔震楼板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已结题的部分科研项目

★超长复杂隔震体系的全寿命时变结构力学行为研究及非载荷变形监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大型隔震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的液-固耦合非线性地震响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半主动智能隔震结构的多因素复合最优控制及瞬时能量响应规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串联隔震体系的随机屈曲行为及其对动力可靠性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多维地震激励下隔震结构的近断层动力灾变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复杂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及隔震技术设计咨询信息化,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复杂隔震减震工程应用及工程组织实施试点,住建部抗震新技术专项项目

★结构半主动智能隔震最优控制新算法研究,中美地震工程合作项目

★分布式光栅传感器用于结构无损健康监测研究,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

 

    本研究所在承担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积极开拓学术研究领域,着力将最新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于工程实践。主要就关注的地震作用、风载、温度变化和交通荷载等突发性和重复性荷载作用下的大型土木工程结构的减震控制、健康监测、振动舒适度和耐久性问题展开研究,其中多项成果被转化。90年代曾率先在甘肃兰州市承担设计,建造了首批隔震工程,在甘肃省的八度、九度等高烈度区建造了最早的一批隔震工程。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结构减振控制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支撑力量,2000年被甘肃省政府确立为本省唯一的隔震技术依托单位,2014年再次被省政府确立为本省唯一的隔震技术支撑单位。2008年汶川地震及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岷县漳县地震和2014年鲁甸地震灾害发生以后,研究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四川、云南和甘肃省内的陇南、天水、岷县等地为灾区受损房屋的应急使用及灾后重建提供新技术援助。研究所科研成果曾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其它厅局级科技进步奖项20余项。在《Shock and Vibration》、《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 Special Buildings》、《Journal of structural control》、《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工程力学》、《振动、测试与诊断》和《振动与冲击》等国内外刊物或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90余篇被SCIEI收录,60余篇被CPCI收录。研究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住建部抗震专项、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等课题10余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际合作大型横向课题2项。

研究所历史沿革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研究团队前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许铁生教授等老一辈专家创建的甘肃工业大学结构优化及抗震研究课题组。为便于对外开展技术服务,并与国际学术社团亚洲工程电算与软件中心(ACECom)开展学术对接,学科团队在许铁生教授领导下于1989年申请成立了甘肃工业大学结构电算技术研究室。2000年成立了甘肃工业大学防震减灾研究所,成为土木工程学科一个重要的校级科学研究机构。2003年伴随着学校更名,研究所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所。1997年以来,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赵国藩院士、日本东京工业大学Akira Wada(和田章)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校区Billie F. Spencer, Jr. 教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Y-C Loo教授、广州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周福霖院士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先后应邀访问本研究所,部分专家先后担任本研究所顾问。

工程实践

研究所多项成果被转化,率先在甘肃兰州市承担设计,建造了首批隔震工程,并先后在甘肃省的八度、九度等高烈度区建造了最早的一批隔震工程。2000年被甘肃省政府确立为本省唯一的隔震技术依托单位。承担引大入秦庄浪河渡槽结构加固、甘肃省体育馆大跨度楼盖监测及人致激励控制、兰化1.5万吨/NBR装置的胶浆掺混罐、陕西省礼泉县预沉池、民勤风场大型风电塔筒综合监测等。此外,还利用高层建筑基础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位于多个省区、数十项工程的特殊基础进行优化设计或咨询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人才培养

研究所带头人李慧教授、杜永峰教授继承许铁生教授等老前辈的优良传统,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狄生奎教授、程选生教授、韩建平教授、宋彧教授等青年教师先后成长为博士生导师。孙玉萍、党育先后成长为教授。程选生、狄生奎、党育、韩建平、朱前坤、李万润、李喜梅、杨国俊、景伟、许继祥、石岩等先后获得博士学位。何晴光、项长生成长为副教授。韩建平教授成长为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程选生和李万润先后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程选生在贮液结构和黄土隧道方向都有丰富研究成果,省级科技进步奖和专著是同龄人中最多的。刘彦辉、林治丹、刘迪、吴忠铁、王亚楠、张尚荣、朱翔、张华英、李春锋、包超、赵丽洁、徐天妮、黄小宁、时晨等一批优秀博士生毕业后赴校外就业,成为本单位技术骨干。邓学晶、陈文元、张博、刘凯雁、姚云龙、武大洋等硕士生毕业后在外校获得博士学位。刘志兵、郭剑虹、王佳佳、张志公、沈金生、余钰、王光环等一批优秀硕士毕业生,都成为本单位业务骨干。

国际国内学术交流

研究所带头人李慧教授、杜永峰教授自己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同时,积极为土木工程学科和青年教师争取国际学术交流机会,早在90年代初期就促成了亚洲工程电算与软件中心(ACECom)、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与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交流与合作。李慧教授早期担任亚洲工程电算与软件中心会员,杜永峰教授担任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 会员。研究所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尚佩恩分校(UIUC)、香港理工大学、日本东北大学、意大利能源环境及高新技术研究院(ENEA)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韩建平教授最早成为借助研究所资助赴日本短期学术交流的青年教师,党育、程选生在研究所资助下分别参与隔震设计国际讲习班、有限元讲习班,党育、何晴光在研究所资助下分别赴韩国、日本参加国际会议。杜永峰、狄生奎、党星海、韩建平、项长生、程选生、孙玉萍、朱前坤、李万润等先后取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国外访问学者一年。团队成为学校国际交流最活跃的学术群体。

 

承担的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依托单位

土木工程减震隔震技术研发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依托单位

西部土木工程减震隔震行业技术中心  依托单位

 

承担的国际学术机构任务

国际减震控制学会(ASSISI)中国分会常任理事单位 秘书处

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国际学术交流部 秘书处

 

承担的学术公益组织任务

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新技术新人才基金会 秘书处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学院建工七七级校友奖励基金会 秘书处

 

电话:(09312976789

电邮:dooyf@lut.cn,  epdm@lut.cn

研究所网站:http://epdm.lut.cn